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信新闻 / 内容

今日中信

点赞!中信人受全国劳动模范表彰

2025-04-29 18:05:00

4月28日上午,在第135个“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前夕,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共2426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由党中央、国务院主办,每五年开展一次,是对各行业突出贡献劳动者的最高褒奖。

本次评选表彰,中信金属郭爱民、中信重工杨金安、中信泰富特钢大冶特钢唐科、中信泰富特钢天津钢管孙宇、南钢集团张红军凭借在各自岗位上的突出表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中信集团是中管金融机构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表彰最多的单位。

郭爱民

中信金属首席科学家 高级工程师

微信图片_20250429163712.jpg

作为一名科技人员,郭爱民秉承科技报国的使命,潜心钻研含铌新材料与铌科学技术,推动中国含铌先进钢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使我国含铌钢铁材料产量连续八年保持国际首位,推动了我国工业领域钢铁材料的升级换代,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

照片2.jpg

他领导构建了以下游工业领域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用”技术创新研发体系,组织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轻量化联盟深度合作,联合铁道部大桥设计院、铁路桥梁制造企业等,历尽万难,解决了含铌桥梁钢高疲劳性能、高强韧性、优异焊接性难题,并制定了铁路桥梁用钢行业标准。他带领团队历经艰难,国内率先开发低焊接裂纹敏感性和大线能量焊接调质系列高强钢、正火高强钢、低温用钢和中温用系列钢,填补了我国压力容器用钢空白,并基于这些成果,制定了我国压力容器用钢国家标准,保证了我国大型乙烯、合成氨、炼油装备、大型原油储备罐等国产化的迫切需求,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个人排名第一和第五)。

杨金安

中信重工电炉班大班长 高级技师

微信图片_20250429183342.jpg

杨金安成为中信重工建厂近70年来第10位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的职工。他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41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炼钢一线。那70余本、累计40多万字的手写工作笔记,密密麻麻记录着他的炼钢心得、技术探索。杨金安不仅专注于技术攻关,还致力于优化操作方法,做好年轻工人培训,传授实践经验和诀窍,带动更多的职工提升技能。

微信图片_20250429183346.jpg

多年来,杨金安带领大工匠工作室团队,主导冶炼出航空航天钢、华龙一号核电用钢、石化加氢钢等近百种特殊用钢,成功扭转我国特种钢依赖进口的局面。这些特殊用钢就像钢铁领域的“特种部队”,被广泛应用于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支撑起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不仅如此,他还带领班组及创新工作室先后获得4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完成重点创效课题20多项。

杨金安表示:“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每一位默默奉献的产业工人。我会继续扎根一线,不断创新技术,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中国钢铁事业贡献更多力量,让‘中国标准’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唐科

中信泰富特钢大冶特钢专职工程师 金属冶炼高级工程师

微信图片_20250429183351.jpg

多年来,唐科带领技术团队攻克Cr系列不锈钢厚壁管轧制内表面裂纹难题等10余项技术难题,开展高强度耐腐蚀管硫化氢应力腐蚀测试通过率技术攻关,突破了世界难题。唐科通过材料机理研究、实施工艺创新等措施,自主研发的高端油气用管产品,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形成多项国内首创技术成果。

微信图片_20250429183353.jpg

“三个1/3”是唐科的匠心密码——工作中1/3的时间在生产一线验证打磨,1/3的时间进行试验攻关,另外1/3的时间要去客户所在处实地调研。唐科扎根一线,以汗水浇灌质量之根;潜心科研,数据破解行业桎梏;奔赴四海,以客户痛点定义创新方向。唐科说,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替代进口,更要让中国特钢成为全球高端市场的首选。

孙宇

中信泰富特钢天津钢管副总经理、党委委员 正高级工程师

微信图片_20250429183358.jpg

30年来,她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面对国外技术封锁,孙宇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成功打破垄断,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为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钢管的需求,她日夜钻研,改进生产工艺,大幅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她与团队一起在新品研发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累计创效超过10亿元。她鼓励员工自主探索,力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催生公司多项专利,孵化出“智能钢管检测”等前沿项目团队,解决行业痛点问题,20余人成长为行业级的技术专家;所带领的技术团队获得第五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

微信图片_20250429183401.jpg

孙宇带领团队先后完成牵头参与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及中信特钢卡脖子项目。承担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新增产值达30亿元,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主持科研项目多次打破国外公司垄断、填补行业空白,推动油井管行业绿色产品的开发。主持研发及应用技术,助力公司成为目前该领域唯一有业绩的供货商。

张红军

南钢集团炼钢车间副主任 高级工程师、首席技师

微信图片_20250429183405.jpg

在钢铁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低成本、低排放和高质量成为企业持续追求的目标。张红军带领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总结出多个先进转炉冶炼操作法,开发出一套高效的转炉煤气回收操作法,促使南钢的转炉煤气回收值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勇夺全国“冠军炉”。申报了“转炉炉衬维护生铁块渣补操作法”、“超低磷钢转炉单渣冶炼方法”、“一种转炉冶炼高温低磷抗酸管线的方法”等专利,为钢铁行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做出了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429183407.jpg

自2013年“张红军工匠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开展基层微创新、合理化建议、难题攻关、QC活动、6西格玛项目、超低排放升级改造等课题项目26项,荣获 “全国工人先锋号”“南京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等22个奖项。他先后培养了12名转炉炼钢工炉长,其中多人在全国和省级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2人取得“高级工程师”、 5人取得“高级技师”认定。

返回

相关资讯

中信保诚人寿举办“教育大会” 解码AI时代教育变革

2025-04-28

点击了解更多

奚国华会见海南省委书记冯飞

2025-04-28

点击了解更多

中信戴卡-法国雷诺发布低碳车轮 推动中欧汽车绿色产业合作再升级

2025-04-27

点击了解更多

中信证券积极承销特别国债,助力“两重”“两新”实施

2025-04-25

点击了解更多

中国航天日丨35年前,亚洲首颗商用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2025-04-24

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