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海壹号院项目销售现场吸引了大批购房者。据项目销售人员透露,项目当日热销超40亿元,64套房源全部售罄,再度实现“日光”。
“从市场反馈看,项目的火爆销售局面,得益于中信的全方位扶持。”融创派驻上海壹号院项目公司负责人表示。
作为中信金融资产主导推动实施的房地产纾困重点项目,上海壹号院项目自2024年8月入市以来,实现三开三罄,总成交金额126亿元。其中,今年两次开盘合计销售108亿元,成为全国首个销售额破百亿的项目。中信金融资产继实施董家渡纾困项目后,再创协同房地产纾困化险标杆项目。
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的定调,明确要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
伴随着政策的强劲推动,中信金融资产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功能作用,在化解风险、解决经济金融领域突出问题等方面持续发力。
逆周期破局 从“停滞困局”到“城市焕新”
城市更新工作绝非易事,存在拆迁改造难、资金筹措难、建设周期长等诸多问题。上海壹号院项目作为上海市黄浦区重点旧改项目,占地面积9.57万平方米,建设体量高达43万平方米,是上海中心城区罕有的特大体量城市更新项目,受到社会各方关注。
2022年房企出现流动性危机,上海壹号院项目陷入困境、拆迁及后续开发建设停滞。一方面,极大地影响了旧城改造进度,制约了上海市容市貌和商业焕新计划推动。另一方面,涉及4018户居民、87户企业拆迁款支付问题亟待解决,金融机构贷款存在逾期风险,房企面临着严峻生存发展危机。
“问题虽然棘手,但由于上海壹号院兼具核心地段、稀缺性特质,项目蕴藏巨大潜力,成功化解将有效缓解社会民生和区域金融风险压力。”中信金融资产上海自贸区分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
金融资源的精准输血、高效赋能,是房地产纾困项目的关键因素。2023年12月,中信金融资产在上海市黄浦区政府与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的独特功能优势,聚合中信集团在“金融+地产”协同效应,牵头投入超40亿元纾困资金,联动中信集团成员单位,综合运用“法律隔离+实质管控+封闭运行+重组盘活”等专业手段,全方位扶持房企纾困,成功打破了项目停滞僵局,项目实现当年复工复产,解决了4018户居民、87户企业拆迁款支付难题,化解了存量金融机构贷款逾期风险,助力了黄浦区旧城改造计划推进。
中信金融资产成立专项工作组,兼顾拆迁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受困房企各股东、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诉求,努力在利益拉锯中寻找到平衡点,研究制定了专门方案,派员每周参与项目例会,紧盯项目关键节点,实施全流程运营管控,全力推动纾困化险举措落地实施;强化项目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管理,加强巡察严抓项目质量,确保资金安全和项目品质;主动协助房企开展多渠道、多元化营销,抢抓市场窗口期,实现三开三罄销售佳绩。
“我们仅用半年多时间即实现项目建设首批次达到预售条件,今年将实现一期全部楼栋封顶。系列项目后续建设正在有序推进,预计下半年将陆续推盘入市。”中信金融资产上海自贸区分公司项目组负责人介绍。
中信金融资产实施的上海壹号院项目在建工程
整合多方资源 实现中信特色产融协同模式再升级
“项目成功实施的背后,离不开中信集团成员单位的通力合作。”中信金融资产上海自贸区分公司项目组负责人表示。
在项目纾困过程中,中信金融资产承担了统筹全局的核心角色,牵头投入纾困资金,运用逆周期调节功能,提供救助性金融服务。同时,凭借中信集团“四端一体”的产融协同化解风险模式的成功经验,联动集团成员单位在客户谈判、交易结构、风险隔离、代管运营等方面发挥各自专长,有效推动协同化险。
在“风险端”实施隔离,通过中信信托穿透持有项目公司股权,阻断项目价值外流,与房地产企业整体风险隔离开来。
在“资产端”修复盘活,依托集团地产子公司能力特长,协同中信城开派驻现场监管团队在工程、设计、销售等重要条线进行实质性管控,紧盯项目进度,盘活项目资产,促进恢复造血功能。
在“价值端”优化提升,与地方政府、各参建方、债权人等同向发力,做优产品品质提升项目价值,积极打造高品质住房,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生活需求。
在“品牌端”赋能助力,通过注入中信品牌和央企信用,提振房企、市场等各方信心和预期,助力项目成功纾困盘活。
老城厢旧改弄堂将蜕变为海派花园住宅(纾困前后对比图)
据统计,2022年以来,中信金融资产通过房企纾困保障商品房按期交付6.83万套,支付上游材料供应商欠款超113.33亿元,带动其他金融机构615亿元存量项目风险化解,推动超2362亿元货值的项目复工复产,有效服务保民生、保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