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信新闻 / 内容

今日中信

央视聚焦丨非凡“十四五”,南钢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答卷

2025-10-20 17:35:00

10月17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非凡“十四五”:向“新”而行 迈向制造强国》专题节目重点报道南钢,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优秀范例,聚焦“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老树发新芽’‘老厂焕新颜’”的典型经验。

微信图片_2025-10-20_093640_490.png

在南京钢铁智能化工厂的智慧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一笔耐磨钢的订单刚录入系统,30秒内人工智能已经计算出共赢方案:来自澳大利亚、非洲最经济的配矿,加入智慧研发的合金成分,产线自动切换,工人轻点鼠标即可实现智慧炼钢。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徐晓春:我们是一个整个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叫做数字化的产业链生态圈建设,很多客户可以在远端、在工业互联网上直接把订单给录入了。我们按照客户的需求顺时进行交货。

创建于1958年的南京钢铁,走过了从传统钢铁制造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制造的转型之路。2021年12月,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徐晓春:这是我们的数字工厂。在数字化时代,南钢的每一座工厂在数字虚拟世界中都建立了一座数字工厂,对应着物理世界里面的实体工厂,所有的生产过程都可以远程实时看到。

3b784f2204904f9886e46303d1741168.jpeg

近1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六轴与桁架机器人协同作业,AGV小车自如穿梭,数以万计的传感器如“智能神经元”密布产线,实时感知、精准调控。数字化赋能下,全流程数据都在围绕“共赢”精密运算,海外矿山的选矿精度更高了;遍布全球的客户快速提供需求,钢厂精准匹配,加工成本下降20%,生产周期压缩了一半以上。

南钢的智能工厂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的一个范例。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加速融合,是“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色。五年来,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覆盖最广的网络基础设施,5G基站达到459.8万个,5G应用在矿山、港口、工厂等遍地开花,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接数超过了1亿台(套)。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打通了工业生产的信息大动脉。

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正在从标杆引领向规模推广转变。目前,我国建成了3.5万多家基础级、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260家5G工厂,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到全球的比重超过了50%。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解决方案取得群体性突破。制造业全面创新升级,产线切换灵活调整、自主调优;设备故障精准预测、远程干预;产品功能按需生成、个性定义,标志着我国制造业迈入全要素协同的智能化新阶段。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在赋能千行百业,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加速应用推广,人形机器人正从“舞台上动起来”“赛场上跑起来”向“家庭里用起来”“工厂里干起来”进化。

返回

相关资讯

中信证券保荐云迹科技成为2025年香港市场特专科技公司第一股

2025-10-17

点击了解更多

第二届中信财富管理大会成功举办 共创财富管理新价值

2025-10-16

点击了解更多

新华社丨中信泰富能源完成并网江苏最大规模用户侧 “充电宝”

2025-10-15

点击了解更多

中信建投证券MSCI ESG评级升至AA

2025-10-14

点击了解更多

中信保诚人寿25周年答卷:坚定长期主义,创新推动生态共建

2025-10-13

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