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信新闻 / 内容

今日中信

探寻中信金融务“实”之道 ---“走进中信”系列沙龙侧记

2017-06-29 10:47:00

“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需要比客户更了解他的业务和所在的行业。”

“中国经济已到了从融资到融智的阶段,需要顾问服务先行。”

“现在的问题不是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少了,而是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用一种更有价值的手段去支持实体经济。”

……

6月23日下午,在北京京城大厦,一场以“金融务‘实’之道”为主题的“走进中信”系列沙龙活动正在进行。中信银行、中信证券和中信信托的金融实务专家不仅分享各自的创新案例,还与知名经济学家曹远征和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等嘉宾进行了干货满满、观点独到的讨论,现场掌声多次响起。
 


中信三家金融机构分享的案例各具特色。中信银行绍兴分行副行长温伟祥首先分享了银政合作的“柯桥模式”案例,介绍绍兴分行如何发挥中信的综合金融优势,将当地分散的融资平台化零为整,并通过导入公司治理机制和引入外部评级,帮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完成公司化改造,不仅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还将其财务成本降低了近2%,融资规模也大幅增长。

中信证券投行委运营部负责人、董事总经理王治鉴分享了中信证券通过资本市场助力实体企业转型升级的案例。其中,中船重工通过资产重组打造了动力业务专业板块的上市平台,实现产研结合,军民融合和产融结合的发展战略,并是A股首单将军工研究所核心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的案例。该项目已成为央企重组的创新标杆案例,中信证券也多次应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向其他央企提供培训介绍。

中信信托高级经理王大为分享了北京中小企业发展信托基金案例,该系列产品充分发挥信托制度优势,整合各类金融资源基金,为北京的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资金渠道,为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12年实施以来,信托基金共放款661笔,总金额达到82亿元,总共涉及到359家企业,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企业占将近一半。

中信各家金融机构的实战案例引发了在场专家学者对金融务“实”之道的思考。


前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中信金融的创新方案解决了中国当前最为迫切的一些问题。比如,中信银行的“柯桥模式”推动地方融资平台的公司化改制,解决了地方平台主业不突出、线条不清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地方债务突出的主要原因。中信证券对中船重工资产的重组,也同样解决了事业单位改制等中国特色难题。

但这些问题的解决依靠的是中信金融机构对实业的深入理解。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钱多但融资依然难的阶段,核心问题在于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领域的问题认知和理解不够,不愿主动承担风险,并以提高利率等传统手段来防范风险,结果进一步造成融资难和融资贵。金融要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能力,还须“顾问服务”优先,融资和融智相结合,金融机构要比客户更理解他的业务和所在的行业。

中信信托副总经理赵娜对此也表示,风险管理的水平与对行业的认知程度相关。公司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敢于主动承担风险、管理风险,正是基于对该类企业融资特点的深入理解和金融创新能力。此外,只是为了顺应政策需要而设立的业务是不可持续的,要为其找出一条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针对中小企业风险高,中信信托整合多方资源以降低风险,比如通过当地政府金融办等部门做初步筛选,并引入多家担保公司;针对中小企业用款急、期限短、资金量小但占用同样审批资源等特点,公司内部开通审批绿色通道,通过提高审批效率,做大规模以解决经济性问题等。

黄汉权所长强调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要扣住大主题、大方向。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主线是围绕产业链设计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围绕资金链提供服务链。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应该紧扣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方向、大背景,更好地设计一揽子的金融顾问式服务,让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更加顺畅,让新兴产业更加快速地成长壮大,从而实现中国经济新旧动能的转化和接续。

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金融也应做好自己的转型升级。中信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朱义明认为,现在的问题并非银行对实业的支持不足,相反,银行业承担了经济周期带来的压力和困难。实际上,金融机构要真正考虑的是如何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新的经济业态下,用一种更有价值的手段去支持实体经济,帮助中国经济顺利完成转型升级的切换。除了实体自身努力之外,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必须迎合并融入切换过程,顺应切换的潮流。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其中一个切换方式。中信证券投行委运营部负责人王治鉴表示,金融是对风险在不同时间、不同期限、不同地点和不同主体之间进行中介配置的业务。虽然金融作为服务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是不变的,但是金融作为中介配置的能力是在变化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资金提供方和需求方的数据进行梳理时,如果能够打破传统边界,获取各种能够创造核心价值的信息,就能够提供足够的数据和解读能力,金融的配置和服务能力也就大大提升。

融合则是当下金融切换的另一个方向。曹远征认为,中信的“柯桥模式”等实践体现出跨市场、跨行业和跨品种等金融融合特征。中国金融业的这场转型是深刻的,是与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相适应的。中信集多种金融工具于一身,具有独特的综合优势,可以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好的模式,这也是中信这种金融和实业并举的国有企业的使命。

“走进中信“系列沙龙于今年初启动,以开放共享理念,向外界展示中信特色的改革发展实践,并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第一期沙龙邀请清华北大的专家学者走进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中信戴卡,了解中信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积极探索,并共同探讨智能制造如何改变商业未来。

返回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