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信集团的发展征程中,涌现出一批以匠心筑梦、用实干担当的全国劳动模范。他们的每一份专注与执着,都成为中信高质量发展蓝图中最生动的注脚。今年,有五名中信人凭借在各自岗位上的突出表现,荣获 “全国劳动模范” 称号,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感受榜样的力量。
全国劳动模范 中信泰富特钢天津钢管副总经理孙宇
30年来深耕钢管领域,孙宇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行业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奋斗篇章,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劳动模范。
孙宇(中)在实验室与团队成员进行技术交流
坚守初心 笃定前行
1994年,孙宇大学毕业后来到天津钢管。天津钢管是我国“八五”重点工程,建厂目的是要结束我国石油开采依赖“洋管”的历史。 那时的中国钢管制造技术尚处在起步阶段,进口依赖严重,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处处受制于人。看着从国外引进的世界一流的设备和技术,孙宇暗下决心:“核心技术必须攥在自己手里!” 30年如一日,在钢管研发的天地里,她和同事们一起在技术荒漠中拓荒,从基础材料研发到生产工艺优化,从新品诞生突破到满足用户急需,提升产品性能,打破国外垄断,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打铁先要自身硬。无缝钢管是冶金工业技术难度非常大的产品,而石油套管又堪称冶金产品中的“绣花针”。她和团队成员依靠自主创新,克服重重困难,潜心研制高端套管系列产品,多次出色完成了急难险重任务,并不断挑战新的课题。 孙宇(右二)与团队成员开展产品技术研讨 多年来,由孙宇主持开发的基于材料和环境适应性的整管评价体系,解决了技术瓶颈,性能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与评价,产品多次打破亚洲最深下井纪录,2020年公司套管下井最深达到8418米,打破当时亚洲最深下井纪录,当年供货量超过20万吨,并大量出口国际市场。 她和团队成员相继攻克了套损机理、管柱设计、产品设计制造、射孔评价、固井仿真等难关,开发了世界领先水平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抗挤套管和高强度射孔枪管以及配套的特殊工艺技术。 在研发过程中,孙宇团队遇到了技术瓶颈。白天,她像“钉子”一样铆在生产线和实验室,经常加班加点埋头攻关,并虚心向有关专家和技术骨干求教;晚上,翻阅相关书籍,推导计算公式,充分利用时间潜心学习业务。为了优化方案,她和团队成员反复讨论、论证,推翻了不计其数的方案。无数个夜晚,办公室的灯亮到凌晨,她不是在推公式,就是在画图纸。 “我们走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遇到难题没有任何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每个攻关过程非常考验耐心,每一次实验也要花费很长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最终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孙宇坦言。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孙宇团队终于成功攻克了海洋工程用管技术。那一刻,孙宇和团队成员百感交集,多年的努力与付出,终于有了回报。这些技术的突破,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让中国的钢管制造有了和世界对话的底气。 匠心传承 创新赋能
面对国外技术封锁,孙宇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成功打破垄断,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为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钢管的需求,她日夜刻苦钻研,改进生产工艺,大幅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带领团队先后完成多项863国家重点项目、“十三五”国家科研项目,成果显著;她与团队一起,在新品研发及市场推广等方面成绩斐然,累计创效超过10亿元。
孙宇在用户研讨会上作主题报告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孙宇始终牢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对每个环节精雕细琢,对每项任务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不断优化方案、提升质量,确保项目顺利前行。在她的带动下,团队开足马力,驶上了研发快车道,取得一个个成功的突破。 在产品研发与推广、工程应用评价(体系建设)等工作中,依托公司的培养、培训和平台,孙宇带领团队先后完成牵头参与了多项 863 国家和省部级及中信特钢“卡脖子”项目。承担的国家863课题,新增产值达30亿元,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主持科研项目多次打破国外公司垄断、填补行业空白,推动油井管行业绿色产品的开发,更是创造了钛合金油管使用长度与重量两项世界纪录,至今仍是行业的标杆。
孙宇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她力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选派员工进修,催生公司多项专利;推动项目制,让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与充满干劲的青年骨干结对攻关,通过传帮带,让青年人才迅速成长;鼓励员工自主探索,孵化出“智能钢管检测”等前沿项目团队,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同时,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将高校的理论研究优势与企业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与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培养创新人才。 通过持续努力,打造出一支敢打硬仗、创新进取的钢管行业精锐之师,保障了公司在科研方面持续健康发展。如今,20余人成长为行业级的技术专家,她所带领的技术团队更摘得“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桂冠。荣誉簿上,23项省部级奖励、国务院授予的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见证了孙宇的努力与付出。 从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孙宇用30年的坚守和奋斗,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当新一代“智造钢管”走向深海与极地,孙宇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执着和挚爱,践行着对中国制造的承诺。 面对荣誉,孙宇表示,未来,将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传承和发扬劳模精神,带动更多人投身创新实践,为推动行业发展、助力国家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