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1979年由荣毅仁先生组建。成立以来,中信集团充分发挥了经济改革试点和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作用,通过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探索走市场经济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信誉和形象。目前,中信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较大规模的跨国综合性企业集团。
多元中信
中信集团按照“践行国家战略、助力民族复兴”的使命要求,以“打造卓越企业集团、铸就百年民族品牌”为发展愿景,以“深化国企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融入区域战略”为工作主线,深耕综合金融、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五大业务板块,致力于成为践行国家战略的一面旗帜,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型卓越企业集团。
责任中信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站在中信40年后再出发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秉承“诚信、创新、凝聚、融合、奉献、卓越”的中信核心价值理念,践行“32字中信风格”,不断完善员工管理、环境管理、品牌管理和公益管理,为践行社会责任提供新可能,与国家、与社会、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共创自然与人类的美好未来。
当前语言版本:中文
2025年8月26日,中信智库发布《AI潮涌,数智新机:人工智能应用产业数智化升级展望》年度专题报告。报告解析AI技术演进路径、总结人工智能产业三大特征、预判AI应用爆发趋势。
中信智库专家、中信证券科技产业首席分析师许英博等在“中信证券第四届股权论坛-淬炼启新元”上对报告进行解读
人工智能被联合国视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预计2033年市场规模将达4.8万亿美元。
8月26日,国务院同日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AI发展锚定新方向。《意见》聚焦科技、产业、民生等六大重点领域,提出强化模型能力、统筹智能算力等基础支撑,报告提出的AI产业演进趋势与此形成呼应。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正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持续突破,人工智能已步入“应用爆发前夜”,全球资本与企业加速布局这一赛道,中国科技力量也在模型能力建设与产业生态构建等领域实现关键突破,AI正成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
OpenAI领先,DeepSeek发布后加速追赶
报告系统梳理显示,当前AI产业正沿三条主线加速演进:模型迭代、算力扩张与应用深化同步推进。在模型层面,从语言生成向逻辑推理的技术迁跃推动AI能力实现质的飞跃;算力支撑方面,训练与推理需求的双轮扩张,促使英伟达等国际厂商与国产芯片供应体系深度协同,共同构筑坚实的算力底座;应用场景维度,以“智能体”为代表的全新交互范式逐步成型,AI技术正快速渗透至互联网、金融、医疗等多元场景。
国产模型显著加速模型降本进程
国内外大模型调用需求爆发式增长,量级相当
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正由“AI+产业”的辅助阶段进阶至“AI×产业”的深度融合阶段,全面嵌入企业核心经营流程。当前人工智能应用正处爆发前夜,模型技术迭代加速、调用成本下降,用户端驱动的人工智能模型调用量过去一年增长近百倍。
企业端人工智能需求有望复制用户端的爆发式增长,但周期更长。尽管企业借AI转型升级意愿强烈,可即便在美国,当前也仅有约5%的企业将人工智能试点真正落地于生产阶段。报告判断,未来2-3年企业数字化与数据治理将向纵深演进,企业端人工智能应用有望在2027-2030年真正爆发。到2030年,企业端人工智能调用量将再实现数十倍乃至百倍增长,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行动落地,将进一步激活各行业数智化潜能,AI从技术突破走向规模化价值释放的进程有望加速。
中信智库:聚合中信集团金融与实业领域150余位智库专家及1000余名研究人员,以打造“实干型”智库为导向,服务集团及子公司战略规划制定、重大课题研究,为客户提供决策咨询及支持服务。
近年来,中信集团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在支持人工智能发展、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2025年5月,中信集团启动科技金融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更深入、更广阔的金融服务。
电话:86-10-64661710
传真:86-10-64661186
邮箱:g-contact@citic.com
信访邮箱:xinfang@citic.com
地址:中国 北京市 朝阳区
光华路中信大厦
©2015-2022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779-2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327号
请使用IE10及以上内核浏览器,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360最新版等。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