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锚定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目标,加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筑牢根基。中信银行坚持以科技金融为抓手,贯彻中信集团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战略部署,主动融入皖域发展大局,落地“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安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融新聚力:织密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网
依托中信金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中信银行合肥分行聚焦安徽集成电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量身构建“全链条、全场景、全主体”科技金融服务生态,精准匹配企业多元金融需求。
在组织架构上,创新搭建“4+6+9+N”服务网络:4大特色事业部提供专业服务支撑,6家二级分行辐射省内重点区域,9家区域行及N家支行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新兴产业集群全覆盖,形成“数据向上归集、资源向下倾斜”的高效联动格局。
在顶层设计上,制定《科创金融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市场导向、强化风险管控”核心定位,提出“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产品适配度、优化风险管控力”三大目标,通过差异化考核激励机制,推动科技金融服务从“单点突破”向“系统深耕”转变。
在产品体系上,推出科创特色产品矩阵,以“信首贷”破解初创企业首贷难题,以“信才贷”对接高层次人才项目,构建起“政府+银行+创投+产业”四位一体生态圈。
精准滴灌:护航科创企业全周期成长
中信银行合肥分行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服务生态,从传统资金提供者向科创生态构建者转型升级,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从种子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全周期金融服务。
图注:由中信合肥分行金融支持的科技型企业—中科类脑作为特邀嘉宾,亮相由华为主办的“华为数字中国行2024·安徽新质生产力创新峰会”,并发布了其创新成果——类脑电力视觉大模型。
依托“科创e贷”“投贷联动积分卡”等数字化工具,中信银行合肥分行构建以“专利价值、团队实力、产业化前景”为核心的“技术流”评价体系,打破传统信贷对抵押物的依赖,通过“股贷债保”联动模式,将金融服务精准嵌入产业链上下游,有效破解科技型企业“首贷难、续贷贵”问题。
中信银行合肥分行积极响应“科大硅谷”建设等省级战略,设立专项信贷额度,创新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工具,为企业提供多元资金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6月末,分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超4000户,贷款余额达139.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41亿元,增幅21.17%;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及制造业单项冠军覆盖率超93%,其中服务专精特新企业605户、贷款余额25.21亿元,服务制造业单项冠军39户、贷款余额3.72亿元。此外,中信银行合肥分行还为7家上市公司落地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业务,居安徽省内金融机构首位。
协同赋能:打造科创生态“共同体”
科技金融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众人拾柴”的生态共建。中信银行合肥分行发挥中信集团协同优势,依托中信股权投资联盟、中信金控投行子委、中信企业家办公室工作机制,聚合各方资源禀赋,赋能安徽区域科创生态建设。
打造“基金+”生态服务模式。针对安徽省超3000亿规模的“基金丛林”创新生态服务模式:资本端联动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设立科创专项基金;项目端联合安徽省科技厅、经信厅建立“科创企业白名单”,为基金筛选技术领先、成长潜力大的优质项目,同步配套“股权+债权”综合融资方案;资产端联动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为基金投后企业提供上市辅导、并购重组、可转债发行等全流程服务,告别传统“投贷联动”,升级为“资本赋能+产业培育+生态共建”全链条服务,全方位助力企业成长。截至2025年10月,已储备私募GP渠道161家、LP渠道103家,与金石投资、中信金融资产、中信建投资本等单位设立协同基金11只,总规模达209亿元。
落地市场首发首单标杆项目。成功落地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首单用途类科创票据、首单“两新”资产支持票据,协助信义光能发行全国首单银行间市场中长期科创熊猫债,填补该业务领域发行空白。
深化银政合作联动实业发展。推动安徽科大硅谷、安徽省高新投与中信股权投资联盟对接,助力省农业农村厅、国元股权与中信农业基金合作;联合中信建投证券、中信咨询打造“走进政府”系列活动,促进政策与资本精准对接;为中信重工、隆平高科、铜陵泰富等龙头企业提供覆盖从技术研发至产业落地的全周期综合金融服务。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关键节点,中信银行坚定贯彻中信集团科技金融工作部署,聚力打造科技金融创新模式,写好科技金融区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中信力量”。
返回